[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针刀疗法;定位思路
精确定位是针刀治疗的关键之所在,中医讲究辨证论治,分清证候证型,因证施治;西医注重辨证论治,诊断明确,对症下药;针刀治疗最强调辨位论治,明确病灶,刀至病所。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笔者现结合多年的临床体会,根据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和分型,从针刀临床的角度,来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的针刀治疗定位。
1 腰椎间盘突出的定位诊断思路
1·1 整体观念
指导临床定位脊柱侧弯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常见到的临床体征之一,下位的椎间盘突出会引起周围的软组织代偿,导致脊柱周围软组织紧张、痉挛。此时考虑的病变部位就不单纯是在腰椎间盘突出的部位。临床定位要整体考虑。
1·2 常见部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定位意义的症状及体征
①腰3—腰4椎间盘突出:腰4神经根受压,腰背、骶髂部、髋、大腿前外侧、小腿前侧痛,小腿前内侧麻木,伸膝无力。②腰4—腰5椎间盘突出:腰5神经根受压,腰背、骶髂部、髋部、大、小腿的后外侧疼痛,小腿外侧或足背母趾麻木,偶可足下垂,母趾背伸无力。③腰5—骶1椎间盘突出:骶1神经根受压,腰背、骶髂部、髋部、大腿和小腿后外侧痛;小腿后外侧及外侧三足趾的足背麻木,偶有足跖屈及屈趾无力。④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马尾神经受累,腰背、双侧大腿及小腿后侧疼痛,双侧大腿、小腿后侧、足底及会防区麻木,膀胱及直肠及直肠括约肌无力或麻木,以至二便失常。
1·3 结合经络循行,仔细触诊,精确定位
①CT检查可快速识别腰椎间盘突出的具体位置和大小,但CT检查必须与临床征象相结合,这样才能准确地找到致病的位置,因为有的腰椎间盘突出并不引起临床征象,笔者在临床实践中,经常发现症状消除了,复查CT,腰椎间盘仍然突出,就说明了这一点,因此针刀医师必须认识, CT只是参考,临床征象才是定位的主要依据。②在针刀临床中,应根据临床征象仔细寻找压痛点、条索、硬结,触摸其范围、方向和层次,精确定位,才是针刀治疗的关键之所在。③经络理论积累了先贤几千年的智慧,要完全弄通弄透不是易事,但是,在我们还不能完全清楚它的实质之前,临床完全可以依据这些理论总结出的一般规律,指导临床定位。笔者发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疼痛及疼痛放射部位,除了与夹脊(指背部脊椎两旁的穴位)、足太阳膀胱经非常密切外,还与足阳明胃经及足少阳胆经、足少阴肾经在下肢的循行非常一致,足阳明胃经主要循行于大腿的前侧,足太阳膀胱经主要循行于大腿的后侧,足少阳胆经脉主要循行于大腿的外侧,足少阴肾经脉主要循行于大腿的内侧。这基本上涵盖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前后内外的临床表现,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的部位可以在相应的经络上寻找敏感穴位针刀松解治疗,故临床上应当将病变的部位与中医的经络循行相结合进行治疗。
1·4 阿是穴也是小针刀治疗定点的重要参考
中医学有一个特别的穴位叫阿是穴,此点对疼痛特别敏感。人体内有许多经络的“气”在不停地循环。如果某一些地方发生障碍、阻滞,就会相应地产生疼痛。因此,从另一个方面说,疼痛也是一种预警信号,说明身体某些部位发生了障碍。适度地刺激一下阿是穴,相当于疏通阻滞,能起到减轻体内疼痛的效果。阿是穴受到刺激后,就接通了受阻滞处的经气。所以在经气运行受阻,产生疼痛症状时,针刀刺激阿是穴可以使症状迅速缓解。
2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针刀临床定位
2·1 根据腰椎间盘突出部位定点
①腰3—腰4椎间盘突出:定点以腰3—5椎旁+足少阴肾经的阴谷(在腘窝内侧,屈膝时,当半腱肌肌腱与半膜肌肌腱之间。布有股内侧皮神经)、太溪(附近有小腿内侧皮神经)等。②腰4—5椎间盘突出:定点以腰4—5椎旁+足太阳膀胱经的背腧穴、委阳+足少阳经的环跳、风市、阳陵泉、悬钟(外踝尖上3寸,腓骨后缘处)+足阳明经的足三里为主。③腰5—骶1椎间盘突出:定点以腰5—骶1椎旁+足太阳膀胱经的背腧穴、秩边、委阳、承山、昆仑为主。
2·2 根据患者症状定点
①患者表现腰痛向大腿和小腿后侧放射,笔者多松解腰部夹脊穴(腰4—5、腰5—骶1椎旁为主)和大小腿后侧敏感穴位以及阿是穴,如殷门、委中(腰背委中求)、委阳、承山等,坐骨神经就分布于这些穴位的深面。患者表现腰痛向大腿后侧和小腿前侧放射,伴足面麻木,临床上松解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附近分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及隐神经的皮支分布处,深层当腓深神经,效果明显。足底麻木则选用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局部分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后方有胫神经。②患者表现为腰痛向大腿前侧和外侧放射,笔者多松解腰部夹脊穴(腰3—4椎旁为主)和居髎穴、风市穴。居髎穴位于髂前上棘与股骨大转子最凸点连线的中点处,附近分布有臀上皮神经及臀上神经。风市穴简便定位法:直立,手下垂于体侧,中指尖所到处即是。③患者表现为腰痛向大腿内侧放射,笔者多松解腰部夹脊穴(腰3—4椎旁为主)和阴廉穴(大腿根部,耻骨结节的下方,长收肌的内缘),局部布有股神经的内侧皮支,深层有闭孔神经的浅支和深支。
2·3 根据阿是穴定点
腰椎间盘突出症臀中肌附近多能找到敏感压痛点,腰腿痛症状为主的患者臀中肌松解应定为常规松解,因臀中肌解剖部位正是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臀部循行交叉所在部位,穴位集中,松解此处患者酸胀感强烈,从而激活了机体内源性疼痛抑制系统,释放疼痛抑制因子,就可以起到止痛作用。
3 小结
柳百智老师说过整体观念指导针刀临床实践,是针刀进一步发展的根本点之一,临床上针刀疗效不好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治疗点的选择不对。
大家最习惯的做法是哪个地方有症状就在哪个地方去寻找,这当然没有错,但这只适用于局部组织的原发损伤,即原发痛。但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要整体考虑,灵活定位,不要只局限于西医解剖定位,中医经络循行同样可以作为临床定位参考,因而中西医结合定点才是针刀医学临床定位治疗发展的方向。此是个人观点,希望能抛砖引玉。
联系邮箱:139391759@qq.com - 在线QQ:139391759www.luanzd.com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2011 ICP备案号:皖ICP备10205958号-1 在线留言
技术支持:金狮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