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经络是人体内庞大的电生理线路的干道

 

人类已经发现了人体内存在着许多生理系统,如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淋巴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免疫系统、运动系统、骨骼系统等等,这些系统都是通过尸体解剖和现代化的仪器设备肉眼可以见到的组织结构,也就是这些系统是在形象思维的模式下被发现的,这些系统的发现对研究人的生理、病理起了巨大的作用。而我们到现在还不知道人体内存在着一个更为重要的生理系统,那就是电生理线路系统。说它更为重要,不仅是因为它对其他的已知系统具有第一位的,对人的生命活动具有第一推动力的作用(没有电生理线路系统的作用,其他的任何系统都将不能工作而失去一切生理作用),而且是因为目前人类许多生理和病理现象,都无法用现代已有的知识去解释。比如人为什么有喜、怒、哀、乐?男女之间为什么会有爱情、情欲?等等现象都无法用现有的生理学知识去解释。人类的许多怪病比如艾滋病、硬皮病、帕金森氏病、猝死、癌症等等,都不能用现有的病理学知识来解释。而电生理线路系统被发现以后,这些问题都将迎刃而解,许多难以治愈的疾病就将很快找到解决办法。

这样一个重要的生理系统为什么以前没有被发现呢?重要的原因就是形象思维的研究方法难以发现这样的生理系统。电生理线路系统在人死亡以后就立即全部消失了,在人活着的时候,也无法用肉眼和仪器看到它,所以我们在尸体上进行了千百万次的研究也不能发现它,在人身上进行了千百万次的手术也没有看到这个系统的存在,这就是形象思维的局限性。而东方医学用抽象思维的方法研究出来的经络,却为发现这样一个系统提供了最有力的线索。多少年来,人类都对经络进行了大量的科学实验研究,取得了各方面的研究资料,有的研究资料已经直接或间接地触到了电生理线路系统的边缘,或者已经是反映了电生理线路系统的一个侧面,现将最接近的有关资料再引证如下。

有的已经明确提出了经络就是生物电轴和电通路(见第二节注[37~42]),提出经络实质就是机体的生物电流通过组织及体液中的电解质,按容积导电形式投射皮肤表面,于是各器官就形成了自己在体表特定分布的电力线,即生物电的电轴线,这就是经络。这些不同的电轴线交点就是穴位。当机体的组织、器官发生病理变化时,由该组织、器官产生的生物电也会发生变化,最终会导致电轴线和电轴线的交叉点的一系列电学特性电阻及皮肤电位的改变,如当器官活动增强,相应经络原穴的电位增高,器官摘除或经络线路所经之处的组织被破坏,则相应经络原穴的电位降低。根据上述情况,经络的实质是人体内的电通路,从组织器官发出的电流沿着特殊导电通路传导,纵横交错遍布全身,内联五脏六腑,外络四肢百节,五官九窍。其中纵横干路形成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其别出或横行线路则构成十二经别、十五络脉。作为电通路的具体导电组织可以是体内任何一种组织。由多种组织构成的经络系统是独立存在的,但与神经系统有密切关系。

另外,沈阳医学院生理教研室也报道了对经络电活动的研究结果。他们用乏极化电极引导,在示波器上观察针刺“得气”前后本经经线上和经线外的波动电流变化的规律。当发现“得气”时,在本经穴位及经络线上的非穴点都出现特有的电位变化,可以记录到频率为30~150赫兹,强度10~40微伏的钝形慢波,潜伏期2一10秒。这种变化只出现在本经循行路线上,旁开2cm处即记录不到,而且各经变化的规律也基本相同。另外,用精密电位差计在经络的主要穴位上也可以记录到特有的静电位。穴位的电位一般都比周围的电位高,并随机体状态的不同呈现明显的变化,针刺前后也有显著的改变。从而认为,经络活动可以通过经络线上的电变化表现出来,并有其特殊规律。张氏等以四电极法测量人体皮下约2mm处的导电特性,观察到大多数人皮下的低电阻点都可以连接成与古典经络线走行基本相同、左右两侧对称的、稳定的低阻线,在受到刺激或机体的状况发生变化时,皮下的电阻也会发生改变,但低电阻线较之周围有更佳的稳定性。这说明,低阻线具有与其周围组织不同的生理特性。研究者将这种皮下低阻点连成的线称之为低阻经络,并认为它就是古人所说的经络。

另外,还有人在研究隐性循经感传现象的基础上,用低频脉冲皮肤阻抗测定仪测定人和动物的皮肤阻抗,认为人体经络线是一条低阻抗线。该线宽约70微米,不受麻醉和失血的影响,截肢以后也没有明显的改变,说明它可以脱离神经和血液循环系统而独立存在的。进一步研究发现,经络线的低阻抗特性与表皮下的任何结构都没有直接关系,经络线上皮肤表面角质层变薄是产生低阻抗的根本原因。并且认为,除了表皮层的低阻抗特性之外,经络线下各层(真皮、结缔组织和肌层)均有与经络相关的物质结构。

还有体电环流、生物场力聚集、容积导电磁场系统[1]、电磁驻波叠加[2]、生物压电效应[3]等关于经络的研究发现,都涉及到经络是与电有密切关系的。

很可惜的是,这些卓越的科学家们没有能够再向前跨进一步,搞出电生理线路系统这样一个极为重要的生理系统的理论,原因就是他们的思维方式被局限在一个形象思维的框框内,就经络而研究经络。更遗憾的是,他们没有能够借助当代最先进的电子科研成果,来认识人体的奥秘,当然也就无法全面地阐明这个系统的来龙去脉,更没有认识到经络只是这个电生理线路系统的干线而已。

 

联系邮箱:139391759@qq.com - 在线QQ:139391759www.luanzd.com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2011 ICP备案号:皖ICP备10205958号-1 在线留言
技术支持:金狮网络